项目建设目标明确,项目规模宏大,预计投资达到数千万,涵盖设备采购与土建工程,整个项目计划历时12个月。项目阶段包括勘查设计、行政手续办理、工艺土建设计、土建招标及施工、设备制作与采购、设备发货、设备安装、设备调试以及试车。项目管理模式中,传统模式最为常见,即设计—招标—建造方式(DBB),业主需全面负责项目管理,设计、采购与施工各自独立,各方关系紧密但职责分明。传统项目承包模式关系示意图表明了各阶段的分工与协作。此模式遵循设计、招标、施工、竣工交付的流程,设计与施工之间有明确的招投标程序,确保前一过程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过程。传统模式的优势在于,设计图纸需在招标前完成,业主对项目费用有明确预期,通过招标竞争价格对业主有利。但实现这一模式需满足三个关键条件:设计工作必须在招标前完成,设计单位需熟悉施工工艺,施工阶段不出现重大设计变更。传统模式的优点在于管理方法成熟,各方对流程熟悉;设计要求可控;使用各方熟悉的合同模板,有利于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然而,其缺点也不容忽视。设计的“可施工性”较差,设计时较少考虑施工技术、方法及降低成本的措施,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频繁,影响施工效率、进度和费用控制。项目周期较长,管理和协调工作复杂度高,业主管理成本和前期投入较高,总造价难以精确控制,变更时容易引发额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