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在《南朝》中写道:“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这首诗反映了南朝时期,尽管金陵凭借长江天险,皇帝却缺乏建功立业的雄心,仅仅成为了徐妃半面妆的嘲弄对象。诗中的“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表达了南朝地理优势虽大,但统治者并未能利用这些优势成就一番事业。李商隐的另一首诗《南朝》继续描绘了南朝的景象:“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诗中描述了南朝贵族的生活,尽管他们拥有琼树般的财富和地位,却只能看到徐妃半面妆般的虚幻景象,表达了南朝贵族生活的虚浮与空洞。南朝时期,敌国的军营中漂浮着木柿,前朝的神庙中锁着烟煤,满宫的学士们才华横溢,却只能看到江令当年的才华横溢。这些描写反映了南朝虽然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并未能有效地维护统治,而学士们虽然才华横溢,却难以改变南朝衰败的命运。杨亿的《南朝》则描绘了一幅南朝的夜晚景象:“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诗中描述了南朝夜晚的宁静,鸡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而细雨中的射雉活动,则展现了南朝贵族的闲适生活。然而,这些描写也暗示了南朝的衰败,尽管有繁星般的美好景象,却无法阻止南朝的衰落。“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杨亿的这首诗中,南朝贵族的生活虽然奢华,但背后隐藏着衰败的命运。金莲的步试,玉树的歌声,却无法掩盖南朝的衰败。而“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则表达了南朝虽然统治了三百多年,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衰败的命运,只能面对着澄澜和敞扉,感叹南朝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