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闰月的出现并非固定周期,它可能是三年或两年出现一次。2.闰月是中国历法中为调整阴阳历差异而设置的一个月份。3.在农历中,为了与阳历年的365天或366天相匹配,每三年会加入一个闰月,每五年加入两个,每十九年加入七个。4.闰月的引入是为了弥补阳历和阴历之间的日期差异。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准,而阴历则是以月亮的周期为基础。5.阳历年的长度为365天,而农历年通常为354或355天,因此需要通过闰月来调整两者之间的差距。6.现行的农历采用“十九年七闰”的规则来确定闰月的位置,平均每隔2到3年增加一个闰月。7.闰月的确定遵循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如果一个月中没有中气,则这个月为闰月。8.“闰四月”这种现象较为罕见,通常相隔8到11年出现一次,极端情况下可能间隔38年。9.在21世纪,闰四月的年份有8次,最近一次是2012年,下一次将在2058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