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奶是许多哺乳期女性会遇到的问题,面对乳房发涨,往往伴随着身体的疲劳和不适。涨奶时,需要及时处理,以防乳房中的奶水过多导致肿胀和肿块。那么,当奶涨却挤不出时,该如何应对呢?奶涨却挤不出可能是由于乳头导管堵塞。此时,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方法来促进乳腺导管的通畅。首先,要确保乳头的清洁,然后可以选择使用红外线照射或按摩来帮助疏通堵塞的乳头导管。反复挤奶头的乳晕周围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如果症状持续不减,建议及时就医。关于挤出的奶水如何保存,有以下建议:在室温下,初乳可存放12-24小时,成熟奶可存放6-10小时。将奶水置于冷藏室内,成熟奶可存放至多5天。若将奶水放入冰箱,若冰冻层与冷藏室同门,可存放2周;若不同门,可存放3-4个月;若使用独立且恒温的冷冻室,可存放6-12个月。解冻但未加热的奶水,在室温下4小时内可使用,冷藏室中24小时内仍可使用,但不可再次冷冻。用温水加热的解冻奶,在冷藏室中4小时内仍可使用。储存挤出的奶水时,应直接放入有盖的清洁玻璃瓶、塑料瓶或母乳袋中,并预留一些空间以便乳汁冷冻后膨涨。每次挤奶应使用一个容器,并在容器外贴上挤奶日期和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温热过的奶不可再冷冻。如果停电了,应尽快将冰箱内的奶食用或丢弃。挤奶的次数应根据离开宝宝的时间长短而定。通常最好不要超过四小时。如果宝宝刚出生不久且吃的较频繁,那么挤奶的次数就要更多,以避免涨奶的痛苦或漏奶的现象。如果乳汁在不适当的时候流出来且无法及时挤奶,可以弯曲手臂,用手臂稍微用力压住乳头一至二分钟即可止住,但这种方法不可常用。母乳的妈妈在哺乳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奶水问题”,除了担心奶水过少外,还要为奶水过多而忧愁。虽然奶水多是好事,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妈妈的身体造成影响。因为奶水过多容易引起乳房的肿胀甚至是硬块,所以及时排出很重要。同时也要注意保存母乳的方法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