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蚜虫种类繁多,寄主广泛,繁殖速度快。在茄果类蔬菜上,主要有桃蚜和萝卜蚜。它们通常群集在叶片、嫩茎、嫩梢或花梗上,通过刺吸汁液为害。2.苗期被害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卷缩,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成株期被害,叶片卷缩,影响开花结果。蚜虫不仅直接通过口器取汁液为害,还能传播病毒,造成更大的损失。3.在我国南方地区,蚜虫一年大约发生30代。主要以卵、无翅雌蚜或若蚜在杂草上越冬。随着3月气温回升,蚜虫开始繁殖,5月上旬达到高峰;7至8月,蚜虫由无翅蚜变成有翅蚜,迁飞到阴凉处的杂草上越夏;8月以后,气温下降,杂草老化,蚜虫又回到作物上为害;12月开始,蚜虫以卵或若蚜在大棚内的杂草等处越冬。4.防治方法包括:a.农业防治:及时清除杂草及残物。结合间苗拔除虫苗;蔬菜采收后,及时处理田边地头杂草,清除残枝败叶,以消灭部分蚜虫。对大棚等设施栽培者,应在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棚内残留茎叶,带到棚外烧毁,做到棚室清洁,防止其越夏和越冬。b.银灰膜避蚜:银色光对蚜虫具有驱避性。在生产上可采用银色薄膜覆盖来降低虫口密度,减轻蚜虫的为害。可在播种或定植前,在苗床铺设宽约15厘米的银灰色塑料薄膜,苗床上方挂银灰色薄膜条,可避蚜防病毒病。大棚栽培区可在大棚四周或棚内悬挂银灰色薄膜条或覆盖银灰色地膜,以拒避蚜虫,减少有翅蚜迁入传毒。c.黄板诱蚜: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利用黄板诱杀。每667平方米放置12厘米×20厘米的黄板6~7块。在蚜虫发生初期,将黄板涂机油后置于保护地内,高出植株,诱杀成虫。d.药剂防治:由于蚜虫还能带毒传病,故药剂防治应掌握“见虫就防,治早治少”的原则。药剂防治可采用药剂喷雾和大棚药剂熏蒸的方法。药剂喷雾:在约10%植株有蚜虫少量发生时,即应及时喷雾。喷雾要细致周到,重点喷叶背、嫩茎、嫩芽,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每次每667平方米喷药液50~70千克。常用的药剂有50%辟蚜雾(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20%蚜克星乳油(试制品)1000倍液,或25%菊乐合剂25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000~1500倍,10%吡虫啉(康福多、蚜虱净、大功臣、一遍净)3000~4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000~1500倍液。这些农药应交替使用。大棚药剂熏蒸:于傍晚闭棚前,在棚内放一盛有锯木屑或碎干草的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