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唐代文学家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一诗中以此勉励儿子韩符,要用功读书。诗中描述了两户人家各自的儿子,自幼便长得灵巧相似,一起玩耍如同游鱼一般和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个孩子开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天赋和成就。到了三十岁,一个儿子如同能够呼风唤雨的神龙,而另一个则如同蠢笨无能的猪,两者之间的差距悬殊。韩愈以此为例,问韩符愿意成为哪一种,意在告诫他要勤学不辍,以免落得后者下场。韩符听从教诲,后来终于成了学有所成之人。“一龙一猪”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同一时期出生的人,日后成就的高低对比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