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过了几年穷养婚姻,我决定放弃了

2024-12-20 16:28:59

1.婚姻中的委屈在婚姻生活中,委屈的情绪如影随形。朋友倾诉,她忍无可忍:“我实在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想离婚。”她讲述了最近的经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和伴侣都是农村出身,家庭条件一般。经朋友介绍认识后,觉得合适便结婚了。他们收入不高,开支也少,过着节俭的生活,周末在家自娱自乐。他们一直遵循“不消费就不需要”的原则。然而,宝宝的出生打破了这种宁静的生活。家庭支出急剧增加,尽管他们已经将开支减半,但宝宝的需求还是让他们焦虑不安。她在宝宝的奶粉、尿布、衣服等问题上左右为难,而她的丈夫却过于节俭。夫妻关系也因宝宝的出生而出现问题。一个朋友抱怨丈夫没有责任心,回家后不照顾宝宝,连奶粉都不愿意买,只关心自己的睡眠;丈夫也对朋友不满,认为她总是围着宝宝转,对自己冷漠敷衍。两人互相指责,争吵不休。朋友的婆婆也向他们浇油,平时做饭时也只能看到肉末星,对产妇的关心不足。朋友为了宝宝放弃了自己的瑜伽卡,她感到愧疚,含泪哄着宝宝。全家人都感到尴尬,感觉什么东西都不足,她感觉自己随时会被掏空。2.糟糕的婚姻朋友提到的“穷婚”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概念。我们来剖析一下典型的穷人婚姻:缺钱。有两种缺钱的情况:一种是客观缺钱,真的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另一种是主观缺钱,用“缺钱”来合理化自己的欲望,阉割自己的需求。比如,有网友说,她三十多岁了,一直用大宝做护肤品。有一次她想尝试一套贵的护肤品,但丈夫不同意,认为没必要买那么贵的。这种“算了”的态度,透露出多少压抑和委屈。在婚姻中,幸福被压抑,爱被剥夺。两个人都只看到自己的需求,看不到对方的付出,互相指责,恶性循环。缺乏爱,婚姻之气不足,缺乏追求幸福和享受快乐的能力。比如,朋友因为婆婆的话而感到愧疚,放弃了美丽和取悦自己的权利;还有人因为害怕背叛“孝顺”或者比父母幸福而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在这种婚姻中,幸福被视为可耻的。3.穷的根源穷的根源是匮乏,人们对建立关系有着深刻的误解。婚姻中的“贫困”常常是由人们投射出来的。由于长期的不知足,他们对满足感的体验感到陌生和恐惧,潜意识会有两层防御:第一层是防御需求未被满足的痛苦;第二层是防御由满足引起的紊乱和内疚。这种观念让人焦虑,陷入巨大的生存危机,于是更多的力比多被调动起来,以应对强烈的不安全感。4.如何变“穷”为“富”要想改变“穷婚”的状态,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缺失,捕捉并体验这种缺失感,看看潜意识玩的各种花样。我的朋友在花店门口站了十分钟,经历了痛苦而宝贵的稀缺的运行机制:欲望上升——欲望贬低——自我攻击——自我贬低。她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这么亏待自己?她开始刻意练习认知矫正,调整自己的认知: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是可再生的,只要有心,就可以长生不老;我不再是一个柔弱的孩子,自我满足的权利在我手中。这给她注入了巨大的力量,她开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敢于满足自己:她不再纠结宝宝的花费,在能力范围内,都选择最喜欢的;她不再压抑自己,瑜伽、逛街、闺蜜聚餐,光鲜滋润;她不再抱怨丈夫不带娃,而是给予包容和关爱;她帮助婆婆分担家务,陪她聊天,用护手霜呵护她粗糙的手。她的一些建议是:适应后自我满足,一个字,爽;果不其然,敢花就多赚钱,现在也在探索新的赚钱渠道。丈夫和婆婆还是会有意见,但她用爱和行动轻轻堵住了他们的嘴。根据系统论,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带来系统的变化。朋友的“小改变”不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家庭制度发生了变化。比如半夜,爸爸上网,抱着宝宝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小声说:“儿子别哭了,让妈妈多睡会儿”;婆婆也学会了找乐子,有时候出去跳广场舞,精神飞扬,碎念少了;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富,偶尔全家会出去“奢侈”一顿。而且丈夫抓住了一个好机会,换了一份更高薪的工作。再次见面,朋友感慨万千:没想到,我放弃了“穷养”,我挺过来了,我的婚姻也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