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LC的结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类。整体式PLC将电源、I/O接口等部件集中装在一个机箱内,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适合小型PLC。它由不同I/O点数的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组成,基本单元内有CPU、I/O接口等,而扩展单元只有I/O和电源,没有CPU。它们之间一般用扁平电缆连接,并可配备特殊功能单元,如模拟量单元、位置控制单元等。模块式PLC则将各组成部分分别作成若干个单独的模块,如CPU模块、I/O模块等。这种PLC由框架或基板和各种模块组成,模块装在插座上,配置灵活,可根据需要选配不同规模的系统,而且装配方便,便于扩展和维修。大、中型PLC一般采用这种结构。此外,还有一些PLC结合了整体式和模块式的特点,构成叠装式PLC。其各模块也是独立的,但靠电缆联接,并可以一层层地叠装。这样,系统可以灵活配置,体积小巧。根据PLC的功能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低档、中档、高档三类。低档PLC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基本功能,以及少量模拟量输入/输出、算术运算等功能。中档PLC除了低档PLC的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模拟量输入/输出、算术运算、远程I/O等功能。高档PLC则除了中档机的功能外,还增加了带符号算术运算、矩阵运算等特殊功能函数的运算,并具有较强的通信联网功能。根据PLC的I/O点数多少,可以将其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小型PLC的I/O点数小于256点,单CPU、8位或16位处理器;中型PLC的I/O点数为256至2048点;大型PLC的I/O点数大于2048点。不同类型和规格的PLC适用于不同的控制系统。程序控制器具有多种特点,包括高可靠性、应用灵活、功能强、通用性好等。同时,它们还具有体积小、能耗低、质量轻等优点。选择适合的PLC类型对于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