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出生于989年,于1052年去世。他以其勤学苦读的精神和卓越的政治成就被誉为“文正公”。2.范仲淹从小生活贫困,但他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他常常去附近的醴泉寺寄宿读书,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3.范仲淹后来发现自己是苏州范家之子,决定脱离朱家,自树门户,于是他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4.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这是一所著名的书院,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在这里,他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昼夜不息地攻读。他拒绝接受别人的美食,坚持过清苦的生活,以保持自己的刻苦习惯。5.范仲淹在儒家经典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吟诗作文,以天下为己任。他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6.范仲淹在宋真宗朝拜太清宫时,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7.范仲淹的勤学苦读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立志求学,不畏艰苦,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实现了他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