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2010年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胸部检查

2025-01-04 07:58:16

(一)胸部视诊1.胸部的体表标志-骨性标志:胸骨角(Louis角)、肩胛骨、C7棘突、肋脊角-人工划线: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胸部陷窝: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2.胸壁、胸廓-观察胸壁静脉、皮疹、蜘蛛痣-胸廓形态:正常胸廓两侧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约为1:1.5-异常胸廓:桶状胸、佝偻病胸、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形、单侧胸廓形态异常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时相-呼吸运动: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运动类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正常呼吸频率12~20次/分,节律均匀而整齐-呼吸运动节律异常的类型:潮式呼吸、间停呼吸、Kussmaul呼吸、叹息样呼吸-呼吸时相变化:吸气相延长、呼气相延长(二)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双手放在被检者胸廓前下侧部,双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正中线接触或稍分开-语音震颤:检查者用手的尺侧缘放于胸壁,嘱患者发低音调“yi”长音-胸膜摩擦感:检查者以手掌平放于前胸下前侧部或腋中线第5、6肋间,嘱被检查者深慢呼吸(三)胸部叩诊-对比叩诊:检查有无异常叩诊音,从第二肋间开始,左右对比,上下对比,自上而下,逐个肋间进行叩诊-肺界叩诊:检查锁骨中线和肩胛下角线上的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先于平静呼吸时叩出肺下界,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同时向下叩诊,清音转为浊音作一标记(四)胸部听诊-正常呼吸音的种类和分布: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呼吸音减弱-啰音:干性啰音、湿性啰音-语音共振:意义同触觉语颤-胸膜摩擦音:意义同胸膜摩擦感(五)胸部*检查-视诊:注意两侧*是否对称,表观情况,*内缩、*分泌物,皮肤回缩-触诊检查:检查*的硬度和弹性、有无压痛和包块(六)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前区隆起常见于先心病或儿童时期的心脏病导致心脏增大压迫所致-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心前区异常搏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异常搏动见于升主动脉瘤(七)心脏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强度和范围: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心肌收缩力增强或左心室肥大,心尖搏动减弱且弥散见于心肌炎或扩张性心肌病等情况-心前区震颤:触诊时手掌感觉的细小振动,一旦发现说明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心包摩擦感触诊:部位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特征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双相的粗糙摩擦感(八)心脏叩诊-检查方法:如被检者为坐位时,则检查者的板指与心缘平行;如被检者为卧位时则检查者的板指与心缘垂直进行叩诊-心浊音界增大及形状改变:左心室扩大、右心室扩大、左右心室扩大、左房扩大合并右心室扩大、心包积液(九)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和听诊顺序: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正常心音:正常情况下可听到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心音的变化: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度性质改变、心底部第二心音增强或分裂-心率及心律:正常成人心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心脏杂音:杂音的产生机理、分析杂音时注意、各瓣膜区听到收缩期、舒张期杂音的临床意义-心包摩擦音:性质粗糙、高调、搔抓样,与心搏一致,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闻及(十)外周血管检查-脉搏脉率、脉律:触诊桡动脉,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弱以及两侧是否对称-血管杂音: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周围血管征: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枪击音和Duroziez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