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除夕节的来历和风俗

2024-09-23 06:39:18

除夕节的来历和风俗如下:来历:除夕节,也被称为“大年夜”“除夕夜”,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而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风俗:守岁:守岁是除夕的重要习俗,就是除夕夜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守岁意味着告别旧岁,迎接新的一年。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中早有记载:“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吃团圆饭:除夕夜的家庭团圆饭是新年最重要的一餐,象征着家庭的团结和和睦。挂灯笼:在中国,挂红灯笼是新年的标志,象征着繁荣和好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