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又因洛阳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所以也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在唐三彩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会巧妙地运用黄绿白这三种颜色,通过晕染、堆叠等技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唐三彩中的黄色常常象征着土地的丰收和富饶。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丰收是人们渴望的时刻,因此黄色常被视为富饶和丰收的象征。陶匠们用黄色装饰陶器上的人物服饰、建筑物和其他部分,以传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唐三彩中的绿色通常由铜绿釉来表现,这种釉料通过添加铜矿石而制成。绿色代表大地的生机和自然的力量。这种颜色通常用于装饰陶器的底部或描绘植物部分,创造出生动的自然景象,为作品增添了艺术感和生气。白色通常用于唐三彩陶器的背景或底部,以增强色彩的对比和装饰的层次感。白色代表清新、高雅和纯洁。它作为中性色,用来平衡其他更鲜艳的颜色,使整个作品更加和谐。白色背景也有助于突出陶器上的彩绘和图案,使人们更容易欣赏到陶器的精致和细节之美。2008年,“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