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清明是农历节日 但为什么每次都能遇到阳历的4月3日4日5日

2024-09-08 18:41:00

你提的问题里面有多种基本概念必须清晰才能弄清中国这种历法的独特性,即:岁首、阴历、阳历、阴阳合历、节气。岁首:即“年”的第一天,中国从尧舜以来就以岁首作“春节”或“元旦”,虽然历史上历法多变但都在岁首“过年”,现今亦然,也就是“阴历年”,但不是在“立春”节气这一天为阴历年的第一天。阴历:以月亮的运行周期29.5306天制定的历法。阳历:以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周期365.2422天制定的历法。阴阳合历:以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周期定节气,以月亮的运行周期定月份,再用“节气”调节月亮运行而产生的“闰月”,就是中国的农历。节气:以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周天360度(即圆周度数)等分成24份,每15度定一个点就是24个节气。而地球绕太阳一周却不是360天,而是365.2422天,也就是一个节气有15.218天,所以交节的时间能精确到“秒”,且在交节的这一天也不是同一时刻,节气与阴历之间才出现超前错后一两天,清明节在4月4、5、6日间也就不足为怪了!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周期相差11日左右。为此,通过增加闰月的办法加以协调(置闰的周期约为十九年七闰)。有闰月的年份有13个月,全年约384天。所以以太阳定的“立春”节气和以月亮定的“岁首(春节)”就不能与公历日期有相对固定的日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