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感悟一句教育名言

2024-09-08 18:14:06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阔的是人的心量。做人的心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去夺,扫除报复之心和嫉妒之念,自然“心底无私天地宽”。品位人应该活的真善美。不虚伪、不做作、直率、干脆,这是真;以同情之心待人,以恻隐之心爱人,这是善;沟通心灵和仪表,融合人类与自然,这是美。以真善美的品味做人,其乐无穷。涵养人活一天就得做一天人,担一天忧,尽一天责;就得讲一天内涵和修养。涵养,使人严肃而不孤僻,使人活泼而不放浪,使人稳重而不呆板,使人热情而不轻狂,使人沉着而不寡言,使人和气而不盲从。每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涵养,不是束缚,而是解放。人生就是这样: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你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你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你就变机敏。懂得感恩的人,善待他人;懂得惜福的人,善待自己;懂得欣赏的人,善待周围的一切。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善于捕捉健康的元素,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幸福,你就会成为富有人。借人之智,完善自己,服务他人,精益求精,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古人有一副对联:“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做事像山。山因形走势,因势走形,一切皆因之挺拔、高峻。山,从千峰峥嵘、万壑竞秀、云海飞瀑、蜿蜒起伏中展示大气磅礴;山,从云蒸霞蔚、烟雾缭绕或澄澈清净中透出阔远幽、空灵清秀。所以做事,就要像山一样,要有山的胸怀,山的风骨,山的品格,山的内涵和山的原则。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一旦能够做到虚怀若谷,便能够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人如能做到无欲无争,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所以,我觉得“做人如水,做事如山”内存玄机和巧妙,短短八个字,既说明了如何做人,又说出了一个人应如何做事。做人与做事的哲理,在佛学中早有阐述,摘记于此,以作自省:心底无私天地宽“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这是台湾三大佛教领袖之一,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的遗言。2月5日,法师辞世之时,万信众不分蓝绿夹道跪送。法师有几句真言,读来令我仰思,这几句真言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当你遇到一些事时,你不要逃避,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它,然后你必须接受那已成的事实,好好处理它,处理完后,不要让它占据你的心,必须放下。”要学会以静制动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道:“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禅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狐狸早晨起来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呢!”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狐狸之所以犯两次截然不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出现这样的心态,别忘了4个字“反躬自省”,它可以照见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清真实的自己。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能唱出人生最美的乐章!洛阳网教育空间是老师家长们的知识园地,快乐之家!整合资源,打造网友看学校、百家讲坛、单反影视联盟、网络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