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其原因?人文精神主义文学是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倡导平等博爱、反对封建割据的一种文学流派。在思想内容上:第一,极力反对中世纪封建教会鼓吹的以“神”为本,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第二,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与主题。第三,努力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人文精神在艺术形式上:第一,自觉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作品,彻底扭转了梦幻、象征、寓言等非现实手法统治文学的局面。第二,开创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重要体裁,十四行诗成了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民族戏剧取得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这些文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为近现代文学体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础。第三,在语言形式上,重视民族风格,采用生动鲜活的本国地方语言、民间语言,配合了现实主义风格的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其中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是“二希文化”走向融合的思想运动。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