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词牌名。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等。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为七言绝句体;五代李后主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唐白居易、刘禹锡等人词句皆为本意,即咏江浪淘沙。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具,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词律》以二十八字为正格,而以本调为变体,又名《曲入冥》、《过龙门》《卖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