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辟邪除灾、迎祥纳福。除夕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五代,最初是为了辟邪除灾、迎祥纳福。古人认为桃木具有辟邪作用,因此刻上神荼、郁垒等神仙的名字挂在门上以驱鬼压邪。随着时间推移,桃符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贴春联不仅继承了古代桃符的辟邪作用,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美好祝愿,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同时,春联也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抒发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根据传统习惯,贴春联通常在除夕日阳气旺盛的时候进行,也就是午时之前,最迟不要过了西时,即不要迟于下午5点之前。这是因为春联被视为阻挡晦气、辞旧迎新的重要工具,需要在一年之尾贴好以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