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岁数的古代称呼

2024-09-01 05:58:00

岁数的古代称呼如下:1、在古代,人们常用“鲐背”来形容长寿老人。2、襁褓是指未满周岁的婴儿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襁褓中学习,并开始长牙。3、及笄指女子15岁,表示女子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4、弱冠一词指的是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5、豆蔻是指女子13~14岁的年纪,源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赠别》。6、不惑是指男子40岁,表示他能够明辨事理,不糊涂。7、幼学是指十岁左右开始接受教育的孩子。8、赤子是初生的婴儿的称呼,在古代,婴儿出生三天后会有设宴招待亲友的习俗,所以出生三日后也被称为“汤饼之期”。9、志学之年,是男子十五岁的年龄,这个称呼源自《论语·为政》中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示十五岁的男孩子立志学习。10、古代对年龄的称呼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耳顺”,指男子六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