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BeijingMunicipalAdministrativeCenter),别名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规划范围约155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进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为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在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2017年,根据北京市通州区人代会六届三次会议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计划3年内新增133所学校和幼儿园。2018年3月29日,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向社会公开,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的一翼,着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2019年的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经过五年的规划建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2023年1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已经全面完工。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在2020年的调控目标为100万人左右,到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调控目标为130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调控目标为60—80万人。通过有序推动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区40—50万常住人口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