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自幼饱读诗书,才思敏捷,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落第。细阳子学识渊博,才智过人,为何也多次未能通过科举?这就是所谓的“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点头”。直到46岁(一说64岁),吕洞宾再次赴试,他在长安的一家酒肆中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在墙壁上随意题写了诗句,吕洞宾见其文采飞扬,不禁大为惊叹。
道士相貌奇特,诗风飘逸,仙气十足,吕洞宾连忙拜问其姓名。道士笑道:“我名钟离权,云房是我的字。”随即要求吕洞宾也吟一绝,以便他观察吕洞宾的志向。吕洞宾挥笔题诗一首: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侍玉皇斗上清。
汉钟离看完诗后,脸上露出喜悦之色,邀请吕洞宾同榻而卧。汉钟离亲自煮黄粱,吕洞宾在酒肆中昏昏入睡。在梦中,吕洞宾以举子身份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最终成为状元,历任台谏、翰苑、秘阁及指挥使等重要职位,任职近40年,又任丞相10年。他两娶富贵人家之女,生子结婚,家中孙儿绕膝,簪笏满门,权势显赫,生活极为荣华富贵。
然而,吕洞宾在梦中偶因上殿时的差错,被治重罪,家产被抄没,妻离子散,被流放岭南。吕洞宾一身孑然,劳苦憔悴,立于风雨中长叹。梦醒后,他看到黄粱尚未煮熟,汉钟离笑着吟道:
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吕洞宾顿时领悟到,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只是转瞬即逝的事。他向汉钟离拜别,请求传授度世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