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菇的栽培方法与其他木生食用菌相似,主要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方式。由于杨树菇菌丝生长缓慢,抗逆性较差,目前主要采用熟料袋的方式进行栽培。栽培材料主要选用适合杨树菇生长的阔叶树木屑,如杨树、柳树、榆树等,也可用棉籽壳、玉米芯等材料。为了提高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需在主要栽培材料中加入适当的有机氮源,如米糠、麸皮等。常用的培养料配方包括杂木屑、棉籽壳、麦麸、石灰等,不同配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广西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适合杨树菇的生长,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栽培,但最好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接种,以确保适宜的温度。栽培场所应选择明亮、通风、近水源的地方,如仓库、空房等。冬季在室内加温条件下也可栽培,寒冷时可将菌袋移至温暖处,待气温回暖后再继续生长。配料与装袋时需注意原料新鲜无霉变,提前预湿培养料,并严格控制料水比。装袋时要留下一孔,便于菌丝上下生长。灭菌时需使用周转筐,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并确保灭菌彻底,防止杂菌污染。接种时需选择无污染、无虫害的菌种,接种量应适当增加,以利于菌丝早生快发。接种后要保持发菌室清洁、干燥,控制温度在23~25℃,湿度在70%以下,每天进行通风换气。出菇管理中,立式栽培是将菌袋直立排列,立式栽培中的覆土方法可有效解决菌袋的补水问题,提高产量和品质。墙式栽培则是在菌丝长满后平放叠放,管理相对简便,但产量和品质不如立式栽培。利用人防工事和石山区的山洞栽培杨树菇,需注意山洞的通风条件和湿度控制,安装照明设施以促进原基分化。病虫害防治中,主要针对菇蝇的为害,可采取安装纱网、环境清洁和喷洒杀虫剂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