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生理的关系,是心身问题的核心。有人认为心理等同于生理,实质上否定了心理的存在;也有人认为心理与生理平行,这是一种二元论的观点。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在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理活动是心理的物质基础。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特别是人脑。这与历史上将心理与心脏联系在一起的不科学说法有别。例如,双头人的心理有所不同,大脑损伤者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些都是证明。心理与外界实物(客观现实)的关系,是心物问题的关键。有人主张心物等同,如庸俗唯物主义;有人主张心物平行,如我国古代宋尹学派。科学心理学则认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对象。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心物关系可具体理解为:客观性:外界事物是什么样子,头脑中反映的也是什么样子,二者是近似的。主观性: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兴趣、世界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完全相同,它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一员,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因素。在不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不同,心理也不相同。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具备人的心理。综上所述,心理可以定义为: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