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是一种能在水面上漂浮并向钓鱼者传递鱼讯的标志,它在竞技钓中被广泛使用。目前市面上的浮漂主要是由孔雀翎、巴尔沙木和芦苇三种材料制成,由脚、主浮体和示标三部分组成。其中,漂脚用于固定浮漂,分为竹脚、碳脚和玻璃钢脚;主浮体的表面涂有防水涂料,以保持浮力的稳定性;示标则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的是玻璃钢制品,空心的是比尼尔塑料管。为了适应不同水深和钓法的需求,制造商们制作了不同形状和号数的浮漂。浮漂的实用性、性能的优良与否,取决于制造商对钓鲫运动的理解程度、制造工艺的选择以及对质量的追求。长身漂是专为钓底、钓离底和钓深水设计的一种浮漂。它的主浮体和示标都细而长,漂脚长度适中。长身漂在水中移动时受水的阻力小,稳定性好,站立后二次下沉均匀缓慢,行程大,特别适合捕捉鲫鱼的离底"截杀"信号。这种浮漂对鱼在底部吸饵产生的轻微拉力反应极为灵敏,是钓底必不可少的浮漂。长身漂分为长身长尾和长身短尾两种,长尾可达12目以上到20目之间,短尾在12目以内,如果是软短尾大致在7目左右。长身漂其漂身越长越细,示标越长越细,就越灵敏。但调钓得如果不正确,也会降低灵敏度或过于灵敏常出现假信号。短身漂是一种入水后站立快、适合于钓浮的专用浮漂,有人也称其为枣核漂。这种浮漂短身、短尾、短脚,总长10厘米上下,且漂身不太粗,更适合于钓中上水层。然而,短身长尾、长脚的浮漂不适合于钓浮。市场上出售的短身漂,基本上是用于溪钓和冰钓的,虽说也能用于竞技钓鲫,但不太理想。很多竞技钓爱好者都自己改制软尾短身漂,示标只留4目,漂脚也很短。急收肩浮漂,也称为钝肩漂。因其主浮体上根部呈伞状斜平面,当浮漂在水中失去牵引力上浮时,水对其端面形成的阻力较大,使它独具特点,专用于钓吐饵快的滑鱼。大肚漂是一种漂身短、漂尾长、漂脚短的浮漂。由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关系,这种浮漂一般是木制品。大肚漂重心点低,站立较快,二次下沉前的停顿时间相对长一点,在钓中下层鲫鱼方面具有优势。软身漂目前专指用于钓鲫的去壳孔雀翎浮漂,这种浮漂能稍微弯曲,浮力比同体积带壳孔雀翎浮漂要大,灵敏度高,但使用不当容易断裂。硬身漂过去专指带壳孔雀翎浮漂,如今泛指漂身不能弯曲的浮漂。孔雀翎、木质、芦苇、豪猪刺等材料制成的浮漂都是硬身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