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紧密相连,共同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旨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政策、计划、程序和法规的遵守,保障资产的安全,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以及确保经营和计划目标的达成。而内部审计则通过评估和测试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识别潜在风险,确保组织运营的经济性和目标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一个企业如果缺乏规范的内部控制,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大打折扣。因此,内部控制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方式和方法。内部审计通过有限的时间和成本,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涵盖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明晰产权审计及其他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旨在确保资产完整、财务信息真实、经济活动收支的合规性、合理性及合法性;经济责任审计则评估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明确其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审计关注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序和途径,对企业的经营效果、投资效果和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明晰产权审计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避免国有资产、集体资产流失;其他审计则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开展对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增强企业的后备能力。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可以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针对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以合理成本实现有效控制,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状况。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应紧跟时代步伐,总结经验,研究新方法、新思路,拓宽视野,突破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局限,向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管理审计领域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