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孟郊,字东野,出生于唐代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他的一生颇为困顿,但性格刚直,不与世俗同流。孟郊的诗歌,多是抒发穷困孤苦之情,他直到五十岁才获得溧阳县尉这样的卑微官职。为了接母亲来溧阳尽孝,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深情。诗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慈祥的母亲手中拿着针线,为远行的儿子缝制新衣。临行前,她一针一线地密密缝制,心中满是担忧,只怕儿子在外迟迟不能归来。孟郊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表达自己虽如寸草般渺小,却难以回报母亲如春晖般深沉的恩惠。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母亲的慈爱如同阳光般温暖,而自己却如同微不足道的小草,无法完全回报这份恩情。孟郊通过这首诗,向天下所有母亲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感恩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诗不仅描述了母亲为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更传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母亲的每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对孩子的关爱与期望,而孩子却只能以寸草之心来回馈母亲的养育之恩。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也成为了后世赞美母爱的经典之作。孟郊通过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提醒着每一个游子,不要忘记对母亲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