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什么病?怎样治疗?怎么调理为好?要注意些什么?

2024-12-01 01:12:04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炎症,由于胆汁和其他肠液反流至胃内,刺激胃黏膜引起。其主要病因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后、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胆汁中的成分如胆盐、胆酸等能够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炎症、糜烂甚至出血。胃泌素的减少也可能参与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包括胃部不适、胃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胃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胃黏膜充血、水肿及胆汁反流,病理活检可进一步确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法多样,包括藏医治疗、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及饮食调养。藏医认为胃热或胃寒引起该病,建议使用特定的藏药组方。西药治疗可使用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中药治疗强调脾胃升降失调、水饮停滞,肝气郁结等。饮食调养方面,应避免油腻食物,细嚼慢咽,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肥胖。预防胆汁反流性胃炎应注意饮食清淡,少量多餐,避免高脂肪饮食。超重者应减轻体重,床头抬高15-20cm有助于减轻夜间反流。避免不良睡姿和增加腹内压的活动,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