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在婴儿中较为常见,俗称为奶癣,多发于1至3个月大的婴儿,尤其在秋冬季节更为多见。对于湿疹的成因,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饮食、环境等。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在饮食上需格外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易上火及易过敏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鱼、虾、蟹、辣椒等,这些食物可能引起宝宝皮肤反应。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可以选择更换为羊奶或豆浆;对于蛋白过敏的宝宝,则可喂食蛋黄。同时,母亲在喂养期间应暂停食用鸡蛋。湿疹初期,皮肤会出现发红现象,伴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常见于颜面,多始于两颊,逐渐蔓延至额头、眉间、头皮,甚至扩展到颈部、肩胛或胸背部。湿疹的瘙痒感强烈,特别是在温暖环境下,宝宝可能会因瘙痒而烦躁不安,影响睡眠和健康。对于轻度湿疹,可以使用儿童湿疹霜或氧化锌软膏进行局部涂抹,每日2至3次,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增强抵抗力。若皮肤出现糜烂或渗液,可用3%硼酸水进行湿敷,每次20至30分钟,每日3至4次,直至渗液停止。如出现化脓感染,则需适当口服抗生素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宝宝,建议及时就医。在治疗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和缓解湿疹同样重要。宝宝的衣物应选择宽松、柔软、清洁、干燥且无刺激性的材质,以减少湿疹的发生。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过敏源,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总之,面对婴儿湿疹,家长需细心观察,及时采取措施,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确保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