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是主要成分之一,它虽然使染后的头发颜色更加持久,但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过敏原,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等皮肤过敏问题。虽然在欧盟,对苯二胺已被禁止添加于染发剂中,但在我国仍被广泛使用。只要染发剂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照要求适量使用,通常还是安全的。染发产品中有时会添加铅、汞、砷等重金属以增强染色效果,但长期使用这些含有重金属的产品,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慢性损害。长期染发不仅可能导致头昏、四肢麻木、腹痛等铅中毒症状,也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的功能。染发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发色效果,通常需要先将头发漂白。漂白过程中,头发的水分平衡被破坏,变得干燥,甚至越长越细。染发后的头发会比未染发的头发更脆弱,更容易断裂。频繁染发还会加重脱发。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苯系化合物能够渗透到头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小皮,引发过氧化反应,导致头发干燥、断裂甚至脱发。如果皮肤较敏感,染发剂与头皮接触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脂漏性皮肤炎或湿疹等皮肤病。经期女性不宜染发,因为她们的抵抗力较低,皮肤较敏感。在经期染发可能会影响内分泌。户外工作者,如交警、环卫工人等,他们的头发会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染发剂会加剧头发干燥受损。冬季寒冷天气下,头皮因血管收缩而无法得到充分营养,染发剂也会对头发造成较大伤害。发质较差的人,如缺铁、甲状腺问题患者及内分泌失调者,不适宜频繁染发。因为他们的头发原本就容易开叉、断裂,染发会进一步加重脱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