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三岁左右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如果自我倾向过于严重,甚至到了四至七岁还停留在自我中心阶段,就成了一个需要纠正的问题。首先,家长要意识到三岁左右是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如果发现孩子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或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出现障碍,应尽早进行纠正。转移家长注意的焦点是第一步。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往往是家庭中全家人都围绕他转,孩子被过度宠爱,养成了“世界皆为我用”的思维。这种思维习惯在步入社会时会面临挑战。实际上,孩子只是家庭中的一员,需要大人照顾,但他不应感觉自己地位高人一等。通过保姆带大孩子的案例可以看到,过度溺爱和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家长应避免将孩子视为家中的“小皇帝”,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第二,家长应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避免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戒备心理。家长可以问孩子:“如果别人也对你这样,你会怎么想?”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第三,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经历挫折有助于孩子成长,生活中的挫折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成熟与坚强。家长应利用孩子与人交往时受委屈的机会进行引导,而不是过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