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潮汕海域出产的一种贝壳类海产,名字与潮汕语“驳壳”同音,现寻求此生物的术语

2024-11-30 00:35:22

薄壳,学名为寻氏肌蛤,因壳薄而得名。这种贝类海产品生活在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滩涂中,喜欢群聚在一起,常用足丝(俗称锭)附着于泥沙中。成熟时,雌性呈现橙黄色,雄性则为乳白色。薄壳不仅有野生种群,还有人工放养的品种。潮汕地区是最早开始养殖薄壳的地方。薄壳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全身都富含营养物质,是难得的天然宝库。薄壳米作为潮汕特色食品的佐料,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剔除肉后的薄壳壳,经过加工可以制成贝灰,用作建筑材料;也可以磨粉,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提升饲料品质。在加工薄壳米的过程中,剩余的汤水经过滤后可制成蚝油。而泥锭泥水则富含钙质和高盐度,可用作有机肥料。然而,由于薄壳米加工技术要求高,且劳动强度大,优秀的技术工人越来越难寻。因此,我们希望这一古老而独特的加工技术能够得到改良和发扬,使薄壳米这一独特的潮汕美味能够香飘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