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阈值是指生物个体能够感觉到疼痛的最小经历。在医学上,它是指能够引发生物个体感觉到疼痛的最小刺激强度,尽管它是病人的一种主观经历,而刺激强度测量是客观的。疼痛阈值被定义为50%的刺激能够引发疼痛的刺激强度。疼痛阈值又可以分为“痛感觉阈值”和“痛反应阈值”。阈值,外来词,有门限值的意思。该词在专业技术领域广泛使用,有其特定涵义。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阈值是指能产生一个校正动作的最小输入值。在人体疼痛检测中,阈值指的是刺激引起应激组织反应的最低值。人们可以简单地将“阈值”理解为某事物现象或者反应的临界值。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与刺激的感知与反应是迅速而敏感的,在健康状态下,人防御和处置系统是人神经系统本能的反应。例如,人在遇冷而起鸡皮疙瘩;被热烫手而迅速缩手、甩手等等。人体对疼痛是非常敏感的,并有一定耐受度。但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和耐受度,因人而异。每一个人都有与自己健康状态相适应的阈值。人对疼痛的阈值,只有在一个恰当的度量范围内,才是健康的。如医生、他人或者自己徒手以一定的方式、一定的力量按压某人身体某一个部位,特别是某一穴位或者按压某一“肌筋群”时,你就会产生以下:有体触感→不疼→微微的疼→疼痛→非常的疼痛←拒绝继续或者耐受疼痛刺激的反应过程。如何测量人们或自己对疼痛的“痛感觉阈值”和“痛反应阈值”呢?方法如下:1、互测:请被测者两臂体前自然放松平举;检测者面对被测者、左右手托起被测者左右前小臂;检测者以左右大拇指、间或拨动/持续按压被测者位于“手三里”之穴的面上的“肌筋腱”处,拨动“肌筋腱”可观其中指“翘起”的幅度与速度;按压“肌筋腱”,由轻至重则可判断出被检测者对疼痛的感受与“痛反应阈值”。2、自测:左臂自然平曲于胸前;右手托于左肘前;以右手大拇指、间或拨动/持续按压自己位于“手三里”之穴的面上的“肌筋腱”,亦可获得上述反应结果。被测者和自己中指“翘起”的速度与幅度,主要反映出神经、骨骼、肌肉、经络、韧带等人体运动系统的健康状态。反应速度敏捷,幅度适当并几乎与“拨动”、“按压”同步,则说明被测者筋、肌、神经和运动系统反应正常;反应迟钝,则说明被测者筋、肌、神经和运动系统反应不正常。3、改“拨动”为按压被测者或者自己前小臂“手三里”之穴面上的“肌筋腱”,以“从1到10”的力量施放压力刺激,体会自己或者观察被测者对疼痛的表情、声音、面色、呼吸以及语言等综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