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百万富翁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英国,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遗产税的征收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尽管目前遗产税尚未在中国实施,但已有相关草案。许多富豪已经开始为遗产税做准备。他们可能会选择将房产、保险或信托作为遗产传承的工具,确保财富能够完整地传给下一代。其中,房产因其相对稳定的价值成为许多父母的首选。在首都经贸大学就读的小周在18岁生日时,收到了一套位于北京西站60平方米价值140万元的单身公寓作为礼物,房产证上写的是他的名字。小周的父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闲置资金用于投资,并避免遗产税。这表明,父母可以在孩子未成年时将房产过户给孩子,以规避潜在的遗产税。然而,北京正平律师事务所的张瑞琴律师表示,即便现在遗产税尚未征收,相关草案已经过会。随着富人阶层的增多和公众对遗产税的关注度提高,开征遗产税只是时间问题。在现有房产分割规定中,如果继承人是直系亲属,不会征税;如果是其他非直系亲属或接受遗赠,则需缴纳2%的公证费和3%的契税,合计5%。值得注意的是,非婚生子女作为第一继承人,也享有免征这5%的优惠。这意味着,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轻未来可能产生的遗产税负担。然而,为孩子购置房产的最佳节点应该是10岁或16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具有法律行为能力,所有结果有法律效力。18岁后,孩子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买卖房产。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房产证上是谁的名字,法律就保护谁拥有物权。父母如果在房产证上写孩子的名字,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例如,孩子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卖出房产,或被他人利诱卖出房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父母可以选择在交付房款时留下付款凭证,并与孩子签订协议,以便在必要时收回房产。孩子在10岁以前没有行为能力,此时签订的协议法院不予采纳,视为没有法律效力。张瑞琴律师指出,这种协议可以被视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附条件赠与协议。通过明确列出条件,如不赡养父母、不做婚房使用或随意买卖等情况,父母可以利用之前的买卖收据和协议,通过诉讼将房产收回来。总之,富豪们正采取各种措施来规避遗产税。房产作为遗产传承的重要工具之一,需要父母在孩子未成年时谨慎选择,以确保财富能够完整地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