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郗鉴作为武将,因平叛有功而被封为“太尉”。朝廷中的文官丞相是王导,郗鉴在朝廷里除了王导之外,就数他地位高了。郗鉴有一个女儿,年龄正值二八年华,既聪明又美丽,被他视为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儿择婿,听说王导家的子弟个个才貌俱佳,他希望能在王导家的子弟中为女儿找到合适的女婿。一天,郗鉴在早朝后把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导。王导说:“好的,我家里子弟很多,你可以亲自去挑选,只要是你看中的,我都同意。”于是,郗鉴派管家带上厚礼,前往王导家。王府的年轻公子听说郗太尉派管家来寻婿,都打扮得整整齐齐地出来相见。管家看过之后,发现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不错。最后,他来到了东跨院的书房,看到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面对太尉觅婿一事,他无动于衷。管家回到府中,对郗鉴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那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笑道:“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发现这位青年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决定下聘礼,择为女婿。“东床快婿”一说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后来,这位“东床快婿”王羲之成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后人称他为“书圣”。郗鉴晚年病重时,嘱咐家人说:“我一向崇敬仁者的微子,智者的张良,还有军家之杰的目夷。他们的墓地附近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山丘,位于徐(州)兖(州)之间,是我历任官职的地方。我死后就葬在那里。”王羲之还为岳父撰写了流传千古的碑文。这座小山丘上如今有一座大坟墓,墓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东晋太尉郗鉴之墓”,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后来,这座无名的小山丘就被称为“郗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