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字作为汉语中的一个常见字,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偏旁部首来衍生出许多新字,例如谈、毯、痰、郯、淡、啖、赕、锬。在汉字学中,我们常常将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现在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而部首则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鲜为人知的是,每个偏旁本身都是汉字,只是因为它们使用率太低或可以被其他字代替,变成了生僻字。而我们所谓的偏旁部首的艺术,其实也就是汉字的艺术。最早的视觉艺术效果,大概就是在看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logo时呈现的。LOGO中取用了最简单常用的偏旁和部首,涵盖了所有汉字的基本笔划,也就是能组成所有的汉字,拥有无限的可能。标志整体是一个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圆形图案,采用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红色,看上去似动非动,蕴含着博大和无限的意义,象征着包容、和谐、圆满,即有印章和活字印刷的感觉,同时也寓意中国汉字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无独有偶,一些设计师们也会从喜事请贴中,从名字里的偏旁部首找套路,同样效果上佳。残奥会创意中,以“缺失”凸显“信念”的方法,每一幅视觉设计看起来都是再为简单不过同时又鼓舞人心的标语。然而再仔细一看,却发现汉字的某些元素缺失了,尤其是那些代表“手”、“眼”、“足”的部首。百比赫(中国)创意总监张亮表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残缺和障碍。残奥精神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该在乎的不是自己缺失了什么,而是自己向往的是什么。生命的完整取决于内心的完整。我们很有幸可以借这个机会,利用汉文字的独特魅力,对永远向前精神作出又一种诠释。”《黄金时代》东方美学的暴起,笔锋丛林,与6位作家的身份天然相宜。灰色金属质地的笔锋,透出兵器般的肃杀,像民国乱世的一道锋芒。这里无疑是对汉字艺术设计更高级别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