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房产过户买卖 赠与 继承哪个划算

2024-11-24 13:17:24

继承方式过户较为划算,只需支付480元费用;赠与方式需支付11830元费用;买卖方式过户需支付24000元费用。亲人之间过户继承最划算。智能法律助手法行宝AI智能咨询法律计算器法律意见书法律文书去提问继承,转让,赠与房产哪个划算房屋赠与和买卖过户费用哪个划算房产赠予和继承和过户哪个划算房产赠与和过户哪个划算为你推荐继承,转让,赠与房产哪个划算具体以上三种方式的税种和税率如何确定,建议还是咨询相关税务局或者不动产登记中心。这样能够获得最为权威和准确的回答。现在简单解答一下作为参考。继承的方式办理起来相对简单,并且契税、个税等费用都是免交的,主要涉及财产公证费和登记费。费用是最少的。但是如果继承房屋,并不是满五唯一的话后期出售需要缴纳20%的个税。买卖的方式需要缴纳契税、增值税、个税,相对费用要高。赠与房产的情况需要缴纳契税、评估登记税、公证费,费用要高于买卖。温馨提示,虽然比较之下,继承的房产税费最低,但是不过不是满五唯一,再次出售个税比例20%,远远超过上述两种方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契税:(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军事设施;(二)非营利性的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养老、救助;(三)承受荒山、荒地、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四)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五)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承受土地、房屋权属。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业改制重组、灾后重建等情形可以规定免征或者减征契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六百五十九条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张丽珍律师执业13年资质认证2021-09-11房产赠与和过户哪个划算一般过户房产有两种情况:1、如果这套房产以后不需要再次买卖,那么就选择赠与比较好,这样只需要缴纳:契税:3%的房款、测绘费:1.36元/平米、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内、公证费:0.3%的房款。不过这个过户再以后需要交易房产时需要缴纳个税20%的房款。2、如果该房产还会卖出去的话,那么你就选择交易过户比较好,交易过户只需要缴纳契税1.5%、测绘费:1.36元/平米、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内、个税1%,营业税差价的5.5%。如果以原价过户可以不要缴纳个税。法律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第二款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师晶律师执业11年资质认证2022-04-14房屋赠与和买卖过户费用哪个划算房屋赠与和买卖过户,过户更划算,具体如下:1、房产赠予只需缴纳评估费、以及评估价的百分之三的契税,但是如果以后想要再次出售,就需要交评估价的百分之二十个人所得税,费用较多;2、房屋过户只要房产证满了5年,就只需交契税,如果是唯一房产的话还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费用更少。办理房产赠与的程序和费用:1、房产的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需要订立一份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也就是赠与书。然后,赠与人和受赠人要带着这份赠与书和房屋的产权证,同时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进行房屋赠与的公证;2、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去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需要的材料有房屋赠与的申请书,赠与人和受赠人的身份证件、原来房地产产权证、赠与书及公证材料以及缴纳的契税收据;3、与房产的继承过户不同,除了房产评估费,房屋赠与公证费、8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花税、受赠方缴纳每平方米3元的房地产交易手续费、房屋评估价百分之五的合同印花税外,房产的赠与还需要缴纳一笔契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第五百八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刘伟长律师执业5年资质认证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