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季花,在《纲目》中被称为甘,温,无毒。而在《闽东本草》中被描述为性平,味淡,无毒。2.它的来源是蔷薇科植物月季花半开放的花朵。3.月季花是一种常绿直立灌木,枝上有三棱形钩状皮刺。它的叶子是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片,小叶有柄,边缘有尖锯齿。4.花通常数朵簇生,稀单生,颜色为红色或玫瑰色,重瓣。花萼5片,向下反卷,有长尾状锐尖头,常羽状裂。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形,脉纹明显,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包于壶状花托的底部。5.它的果实是卵形或陀螺形。花期在5~9月,生长在山坡或路旁。我国各地普遍栽培。6.月季花的采集时间是在夏、秋,采集半开放的花朵,晾干或用微火烘干。7.干燥的花朵呈圆球形,杂有散碎的花瓣。花大小约1.5~2厘米,呈紫色或粉红色。花瓣长圆形,有纹理,中央为黄色花蕊,花萼绿色,先端裂为5片,下端有膨大成长圆形的花托。8.月季花的性味是甘,温,归入肝经。9.月季花的功用主治包括活血调经,消肿解毒。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痈疽肿毒等。10.月季花的用法与用量:内服可以煎汤,1~2钱;或研末。外用可以捣敷。11.月季花的使用选方包括治疗月经不调,肺虚咳嗽咯血,筋骨疼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产后阴挺等。提醒:月季花的使用需要遵医嘱,特别是来源于网络的中草药信息,使用前需要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