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调能效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每个等级代表不同的能源效率标准。以现行的能效比(EER)为例,一级能效的EER值最高,通常在3.6左右;二级能效略低,大约在3.4左右;三级能效则相对较低,大约在3.2左右。以一台正1匹、2500W制冷量的空调为例,其耗电功率大致如下:一级能效空调的耗电功率约为695W(2500/3.6),二级能效约为735W(2500/3.4),三级能效约为781W(2500/3.2)。因此,一级能效空调的能源效率最高,最为节能;二级能效空调较为节能;三级能效空调的能源效率则约为市场平均水平。(2)在价格方面,相同配置的空调,一级能效的产品通常价格更高。这反映了能效等级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一级能效空调因其高能效比而价格相对较高。(3)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不同能效等级的空调也存在差异。一级能效空调在消耗相同电能的情况下,排放的热量和二氧化碳最少;而三级能效空调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这意味着一级能效空调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扩展资料:空调能效比分为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在我国,空调主要用于制冷而非制热,因此通常所说的空调能效比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例如,一级能效比的EER为3.4,而五级能效比的EER为2.6。要达到相同的制冷量,一级能效空调所需的功率较低,因此消耗的电能也较少。具体计算如下:五级能效空调24小时运转所需的电能为24*W/2.6度,而一级能效空调则为24*W/3.4度。因此,一级能效空调相对于五级能效空调,在24小时运转中能节省约23.5%的电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空调能效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