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通常用于祭祖和扫墓。2.清明节并不只与悲伤相关,春暖花开的季节,踏青、打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也为人们带来了欢乐。3.在食俗方面,各地有所不同,除了常见的青团子和清明果,我国很多地方在清明节有吃鸡蛋的习俗。4.民间传统认为,清明节吃鸡蛋能带来一整年的健康。还有一种说法,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象征着生命更新,希望子孙都能出人头地。5.清明节还有“碰鸡蛋”的习俗,小孩子们在这一天会互相碰撞煮熟的鸡蛋,谁的鸡蛋先破,谁就算输了。6.“碰鸡蛋”的习俗虽然今天的孩子中已经不太常见,但这个小游戏并不仅限于某个特定地区或时代。有文字记载表明,“碰鸡蛋”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六朝时代。7.例如,梁朝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荆楚地区(今湖湘)寒食日有“斗鸡、镂鸡子、斗鸡子”的习俗,并引用了《玉烛宝典》中的描述。8.唐代诗人元稹在《寒食夜》中也提到了这一民俗,表明“碰鸡蛋”习俗的历史悠久。9.古时候,富裕人家会在鸡蛋上画上图案,作为精致的食品。当时,人们还会将染上蓝红等颜色的鸡蛋相互赠送,或摆放在菜盘和祭器中。10.如今,孩子们多喜欢在煮熟的鸡蛋上用彩色笔画画,让鸡蛋穿上五彩斑斓的外衣,变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