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水并非指雨水或露水,而是指纯阴之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十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代表五行和四方。其中,北方的壬癸水是代表水的一种称谓,而非葵水。葵和癸在发音上极为接近,但葵在古代汉语中并无此意。在中医理论中,癸水常被用来指代肾脏。例如,《四圣心源》中提到,癸水疾病必带寒意,壬水疾病则多带有热象。癸水与壬水相连,完成了一周的阴阳流转,最终孕育出新的开始。癸水象征着温柔、缓慢的水流,既有清澈也有浑浊,遍布天地四方,滋润万物。在自然界中,癸水的象征物是雨露,在地面上则是清泉,统称为阴水。癸水的地支根基在于子,子是阴极阳生之处,辛金的长生之地,也是庚金的死地。癸水是一种活水,它喜欢阴金辛金,因为它们能帮助癸水畅通;而它惧怕阳金庚金,因为这些会阻碍其流动。癸水还喜欢阴木乙木,通过它们的根系疏通阴土己,使地脉畅通无阻。二月建卯,木旺之时,土亦易通,癸水得以畅流。然而,当到达申时,三阴(申金)成为主导,否卦得令,天地不交,万物不通。申金中的戊土和庚金形成障碍,使癸水无法畅流,被困于池沼,无法自由施展,更何谈再生万物?因此,癸水生于卯而死于申。癸水的地支十二长生运程为:长生在卯;沐浴在寅;冠带在丑;临官在子;帝旺在亥;衰在戌;病在酉;死在申;墓在未;绝在午;胎在巳;养在辰。这反映了癸水在不同地支中的生命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