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中午为集市时间,互相交换贸易,然后回去,各人都获得了所需要的物品。语出《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晋.傅玄《傅子.检商贾》:“古者民朴而化淳,上少欲而下_伪。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化淳也。”拓展资料一、日中为市,语出《周易_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指日当中天为集市,大概是从噬嗑卦象中得到启示才出现的。噬嗑,《周易》六十四卦之一,下震上离。《说卦传》:“离为日。”“震,动也。”如日中众人在集市中躜动,有日中为市之象。《易传》作者认为古神农氏教人们“日中而市”,实取法于噬嗑的卦意。反映了古人对商业起源的朴素认识。宋俞琰《周易集说》卷三十二:“噬嗑下震动,上离明,离明在上,日中之象,震动于下,为致民聚货交易干市之象。日中者。大明当天而万物相见之时也,市者,万民聚货以相交易之地也,天下之民各处其方,何以致之天下之货,各产其地,何以聚之?今也日中之时为市,则远近之民皆得以相及,而货虽不一,亦可坐而致其聚也。神农氏为交易之法,使民以其所有易其所无,退而各得其所,则无有余不足之患也。其所以致而聚之者,盖取噬而嗑之之义。嗑,合也,聚而交易,合之象也。借噬为市。犹履言礼音相似也”。二、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这段话的原意是:以中午作为集市的时间,招致天下民众,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易后回家,各自获得所需要的物品,这大概取象于《噬嗑》卦。这段话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炎帝神农氏,始作集市,首创贸易。这可谓有史料记载以来,中国最早的市场贸易活动。孔颖达《正义》云:“日中为市,聚合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象物噬啮乃得通也。”日中时设立集市,聚集四方货物,进行以物易物,这是社会分工出现后所产生的贸易活动。社会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也畅志着私有制的开始。在经历了捕鱼狩猎、耕种农物,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阶段之后,先民们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耿氏南仲曰:“有菽粟者或不足乎禽鱼,有禽鱼者或不足乎菽粟,罄者无所取,积者无所散,则利不布、养不均矣,于是日中为市焉。”“日中”者,万物相见之时也。万物相见之时,人们的心情也像阳光一样,明媚开朗、跃跃欲试,摩肩接踵、左顾右盼,在集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