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农民工欠款追索策略

2024-11-06 23:45:13

农民工索要欠薪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若与用人单位就欠薪问题产生争议,可先行向其主张权益,积极开展对话协商。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用人单位会权衡诉讼耗费及不良影响,同意支付合理薪酬。届时双方达成共识后,可签署和解协议,需留意此类协议不具任何强制执行效力。其次,如遇劳资纠纷,工人可寻求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介入,以保障自身权益。这类争议调节组织主要由劳动者代表、用工方代表及工会成员构成,具备客观独立性,有助于平息纷争,减轻双方负担。因此,在面临欠薪问题时,工人可优先选择此种方式。若双方达成一致,可由争议调节委员会出具调解协议,同样不具强制执行力。再者,若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或协商未果,工人可在劳动关系终止后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相较于以上两种方式,劳动仲裁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即在其他手段皆无法解决欠薪问题时,必须进行劳动仲裁。仲裁过程中会安排调解环节,所形成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而言,因拖欠工人薪酬引发的争议,对用人单位实行一裁终局制。最后,若工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这意味着,工人在未能得到满意结果(如未获足额薪酬或薪酬过低)时有一次申诉机会,可通过诉讼途径予以弥补。而用人单位仅在特定条件下,方可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此举彰显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