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衰退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藩镇实际上独立的状况,导致中央集权削弱,并新增许多敌对势力;二是中央宦官专权,使得皇帝的命运和国政大权落入宦官之手。这两大问题的根源均在于军权的丧失。2.藩镇的发展从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权开始,最终演变为节度使对军政全面的控制。而宦官专权的起始是李辅国控制禁军,最终导致宦官能够左右皇帝的废立。3.军权逐渐丧失的深层次原因是府兵制的衰败和雇佣兵制的兴起。在府兵制下,国家分封土地给军户,军户有军事义务,这种制度下皇帝能轻易控制军队,不会成为将领的私兵。而雇佣兵制下,士兵长期在边疆驻守,与将领建立深厚的私谊,对皇帝的了解甚少,加之家人也在驻地,使得皇帝难以控制军队。4.府兵制衰败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土地分配不足;其次是因为唐帝国地域辽阔,士兵前往驻地的时间可能超过执行任务的时间,国家财政难以负担。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雇佣兵制的普及。5.因此,整个过程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土地分配不均,加上帝国地域广阔,府兵制难以维持,进而转向雇佣兵制。这一转变使得皇帝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军权落入节度使和宦官之手,最终导致皇帝失去所有权力,唐朝随之走向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