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卿相,读音为báiyīqīngxiàng,意为古代对未做官的读书人的美称。在唐代,进士身份极高,宰相多由进士出身,因此人们推崇进士为白衣卿相,意味着虽未身着官袍,却享有相当于卿相的尊敬。此成语出自宋代柳永的《鹤冲天》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是一个中性的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有才华但未得官职的文人。在句子中,白衣卿相可以作为宾语,用来指代那些尚未发迹的读书人。这个成语的结构是偏正式的,由两个部分组成,表达了一种特殊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