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以欺诈手段非法购买低于市场价格的产品后倒卖的行为,往往涉及法律问题。在司法领域,该行为可被视为诈骗罪。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不法方式意图占用他人财产,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法,骗取金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在此情况下,若员工成功地以欺诈行为诱使公司无心交付超额折扣产品给他们,并随后将产品进行倒卖,以此获取收益且达到了一定数量,那么他们便有可能因其所作所为而触犯刑法。此外,即使这些行为尚不足以构成刑事犯罪,它们仍然违反了公司的内部规则和职业道德。因此,公司有权根据自身的规定对员工进行纪律处分,并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至于具体的定性和惩罚措施,则需结合产品的实际价值、欺诈手段以及情节等多重因素来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