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

作业到底是多好还是少好

2024-11-04 18:46:08

教育始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暑假前夕,我们的记者团队经过20多天的深入调查,走访了我市的多所小学。我们选择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因为这是一个人生塑造期的开始,孩子们开始他们的知识之旅的第一步。我们将深入分析,通过教育会客厅的形式,从“作业篇”、“方法篇”和“补习篇”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揭示小学教育的真实面貌。在教育会客厅的第一讲中,我们探讨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作业,多好还是少好?市民郑先生最近就遇到了一个难题,他被女儿的小学算术题难住了,在求助无果后,他开始质疑:作业量多是否真的有益,或者少量作业是否更为合适?作业的多少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协调,也是教育方法的一种反映。在作业篇中,我们希望能够收集各方的观点,解答教育的疑问。在作业少的背景下,如何做到精益求精是一个挑战。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应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家庭作业应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学校开始在作业上做文章,希望改变过去多而质量不高的状况。然而,这引发了家长的质疑。有些老师表示,规定的执行难度很大:“作业多了,会有投诉;作业少了,也会有投诉。由于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不同,如何掌握时间是一个问题。”我们进行了随机采访,发现有很多家长对学校作业的减少感到不满。他们认为,作业少了,孩子如何提高?他们担心课堂上的练习不够,成绩跟不上。一些家长甚至开始自己购买辅导书籍,为孩子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然而,孩子们对少量的学校作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表示,即使学校不留作业,家长也不会让他们闲着。他们认为,学校作业和家庭作业总是此消彼长,他们无法逃脱。老师们对减少书面作业,增加实践性作业的做法表示支持。一位老师说:“我们鼓励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分享,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确实少了,但质如何保证?这需要家长的配合,让孩子将所学内容口头表述给家长,将知识转化为话语,然后由家长进行反馈。”目前,分层次教育在小学中很受欢迎。渭南铁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校的四年级数学老师表示:“我们对学生进行定位后制定目标,然后‘量身打造’作业。对学困生,布置基础知识作业,强调多鼓励;对中等生,主要训练思维能力,强调步骤要小,多反馈;对于尖子生,则攻克难、变化大的题型。这样分层次布置作业,不致学生厌学,保证了质量。”然而,一些家长仍然定位不明确。他们想要帮助孩子,但往往力不从心。一位家长说:“我想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发展。但是,孩子的题目太难,我都有些力不从心了。”老师们希望家长能够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要“一厢情愿”地成为孩子的学习拐杖。一位老师说:“我们不需要家长批改指导作业,只需要你们看着孩子完成,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毕竟,面批面改是我们的任务,你们要做的只是一个监督者而非干预者。”新教材更注重启发性和延伸性。小学的教材除了六年级沿用老教材外,其他年级都采用北师大版教材。新教材的特点是启发性大、延伸性强。例如,四年级数学教材不再是传统的运算乘除法,而是引入了图形的变化和方向与位置等有趣的数学知识。语文教材则更加系统化、丰富化。新教材力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重要数学知识。老师们表示,新教材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带来了进步的意义。然而,新教材的改变让许多家长感到不适应。他们认为,教材变了,习题变了,他们真的不适应。有些知识他们无法辅导。这是一个挑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适应新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