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合用。因为这些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使得青霉素无法发挥预期疗效。2.不应与碱性药物合用,例如氨茶碱、碳酸氢钠或磺胺嘧啶钠。这些药物会导致溶液的pH值升高,从而使青霉素失去活性。3.青霉素在偏碱性的葡萄糖输液中容易分解,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因此,应尽量使用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输液,并控制滴注时间不宜过长。4.青霉素溶解后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存放,以减少分解和致敏物质的产生。5.避免采用每日一次的静滴给药方式。因为这样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波动大,不利于控制感染。6.在抢救感染性休克时,不要将青霉素G与阿拉明或新福林混合静滴。这两种药物与青霉素G混合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7.不应将青霉素与维生素C混合静滴。维生素C的还原性可能会破坏青霉素,影响其稳定性。8.避免与含有醇的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氯霉素等合用。醇可能会加速青霉素的水解,导致其效价降低。9.青霉素不应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扑尔敏等药物混合,因为可能会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影响药物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