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明节期间,猪价未见明显变动,并有可能会出现回归至原先水平的情况,同时存在进一步降价的可能性。由于缺乏有效措施,消费者购买力不足,屠宰场和大型企业难以提升价格。尽管储备肉曾带来短暂的价格上涨,但很快就再次下跌。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猪价可能还将经历一段时间的底部整理。目前尚未到达真正痛苦的阶段,但资金雄厚的企业将能够承受更长久的等待。东北地区猪价略有上涨,每斤上涨1至2毛钱,报5.7至5.8元;河南、河北、山东地区价格再次跌至6元大关;西南和东南地区价格保持稳定。市场上有说法称300斤以上的大猪已经不多,但实际上,大量猪只仍然存在,这可能意味着市场调整时机已经成熟。二、猪价风向出现新变化。根据河南一家饲料厂的饲料销售数据,3月份中大猪全价饲料的销售量环比增长10%,同比降低25%,这与河南地区养殖户的存栏量变化相符。除牧原产能基本稳定外,中小散户的存栏量普遍下降了约20%,这意味着大约一个月后,猪价可能出现真正的上涨。随着南北各地因突发事件导致被动性压栏,多家屠宰场停止或减少了生猪的收购。东北地区即将陆续开放,这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是养殖户大量出售猪只,从而打压猪价;二是民众因开放而大量购买猪肉,可能触发猪价的反弹上涨。未来一个月内生猪价格将如何变化,市场将给出答案。三、经过这两年的波动,生猪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作为国内生猪行业主导力量的散养户已经不再处于首位,取而代之的是生猪行业的大型集团。从这两年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散养户的去产能速度非常快,而大型企业几乎没有进行减产。未来生猪市场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生猪价格想要恢复到前几年的水平,如果没有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将永远不会再次出现。生猪的利润可能会持续保持微利状态,这对于过去只要养好猪就能赚钱的逻辑构成了转变。现在或将来养猪将更多依靠数量取胜,对于散养户而言,我们无法将猪的数量养到集团工厂那么大,因此也将有许多人离开这个市场。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