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城,家庭条件普通。10岁时,父母将其送入私人学校。1565年,他进入多明我会修道院追求知识。第二年,他转为正式僧侣,攻读神学的同时自学古希腊、古罗马语言文学和东方哲学。10年后,他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担任神甫。在修道院,布鲁诺参与社会活动,与人文主义者交往,接触禁书,包括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特列佐的著作。他被哥白尼的学说吸引,开始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对宗教神学产生怀疑,批评《圣经》教义,表现对基督教伪善和世俗教徒的厌恶。他的言行激怒教廷,被开除教籍,被宗教裁判所指控为“异端”。他逃往罗马、威尼斯、瑞士、日内瓦、法国、伦敦等多地,发表新思想,包括唯物主义、新天文学观点。布鲁诺时期,他创作了多部作品,如《灰堆上的华宴》、《论原因、本原和统一》、《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等,语言丰富,论述尖锐,结构严谨,反映了哲学论战的激烈和他宣传新思想的热情。在牛津大学,他为捍卫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批判托勒密地心说,与经院哲学家展开激烈辩论,之后被禁止讲课。他后来去德国、波西米亚等地讲学,发表作品。布鲁诺在欧洲广泛传播新宇宙观,反对经院哲学,激怒罗马宗教裁判所。1592年,他被诱骗回国,被捕。面对严刑拷打,他不屈服。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塔楼被施以火刑,英勇就义。布鲁诺以斗士形象嘲讽世俗和教会的虚伪,捍卫坚持的真理。他用生命竖起自由思想的旗帜,向全人类宣读自由与科学的正义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