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雨林占据了全球热带雨林地上生物量的四成,其中储存的大量碳素对未来的气候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亚马逊雨林是否依旧能够作为“碳汇”,还是转变成为“碳源”,甚至成为气候变化的推动者,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一项由《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揭示,在2010年这个极端干旱的年份,亚马逊流域释放了大量的碳,总量达到了48±18PgC/年。这种大规模的碳排放与干旱导致的植物生长受阻和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密切相关。同时,林火的频繁发生也使得大量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了碳排放。研究者认为,水分供应情况是决定亚马逊流域碳收支的关键因素。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生长受限,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导致碳固定能力减弱,同时,林火的发生频率增加,碳排放量上升。这表明,气候变化对亚马逊雨林的碳循环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可能会使亚马逊雨林从碳汇转变为碳源,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