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狗·猫·鼠》中对猫的行径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猫对待捕获的猎物,总是贪玩而不立即消灭,这反映出猫的自私与残忍。猫与狮虎同族,却表现出一副媚态,这种态度令人心生厌恶。猫的叫声让人烦躁,且吃了作者小时候心爱的小隐鼠,虽后来得知并非猫所为,但对猫的好感已减,且它确实吃了小兔子,这些行为凸显了猫的恶毒。鲁迅先生用猫这一类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人,他们对弱者残忍,表现得傲慢,这些与猫的行为相似,表现出鲁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狗猫鼠》不仅揭露了猫的特性,也展现了鲁迅的同情心与正义感。他回忆了儿时救助一只可爱隐鼠的经过,隐鼠最终被伤害,这令他心生悲愤,对弱小者的同情与对暴虐者的憎恨跃然纸上。鲁迅的爱憎分明,对小动物的怜悯,为他日后成为文坛巨匠奠定了良好的性格基础。《狗·猫·鼠》不仅是对猫的讽刺,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对人性中阴暗面的揭露。鲁迅以猫为引子,描绘了“现代评论派”文人“媚态的猫”式的嘴脸,展现了他对奴性与虚伪的痛恨。文章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论战性强,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现象犀利而深刻的反映。